
在中国空军成立76周年之际,一部名为《梦远》的微电影惊艳亮相,用震撼的视觉效果向世界展示了未来空战的全新画卷。影片中,歼-20A、歼-16D与神秘的“玄龙”无人机组成的战斗编队首次公开亮相,揭开了中国空军“有人—无人协同作战”的神秘面纱。这一场景不仅是科技的展示配资网官网,更是未来战争理念的真实写照。
(中国空军公开协同作战画面,展示先进的“有人—无人”作战模式)
影片中有一句简短却意味深长的无线电通话:“玄龙08已达6号阵位。”“威龙1号收到。”这寥寥数语,仿佛打开了通往未来空战世界的大门。熟悉“威龙”代号的人都知道,它指的正是中国最先进的第五代隐身战斗机——歼-20。而“玄龙”这个首次出现在官方宣传中的名字,则对应那架造型充满未来感的飞翼式无人机——攻击-11。
展开剩余71%“玄”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神秘与深邃,这一命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这款无人机的定位:隐秘、致命、难以捉摸。影片中出现的歼-20S双座型战斗机也格外引人注目,后座飞行员的职责不再只是辅助驾驶,而是专门负责指挥和操控无人机集群。从编号“08”来看,攻击-11的列装数量已经相当可观。
(九三阅兵上,攻击-11已经亮相)
这样的配置让人不禁联想到科幻电影中的画面:一架有人驾驶的战机带领多架无人机组成智能作战群,彼此协同,攻防一体。这不仅仅是武器装备的升级,更代表着作战理念的根本性转变。相比之下,即使美军通过卫星图像窥探,也难以真正掌握其中的奥秘。
谈到攻击-11这款无人机,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它那极具未来感的外形设计。它采用与美国B-2隐形轰炸机类似的飞翼式布局,整个机体如同一片光滑的三角形飞翼,没有传统的垂直尾翼和平尾。这种设计让它看起来仿佛从科幻电影中飞出,但更重要的是,它赋予了飞机极强的隐身性能。
从技术角度看,攻击-11的隐身能力甚至可能超越歼-20和歼-35等有人驾驶隐身战机。这得益于其独特的气动设计和先进的隐身涂层。
(飞行中的攻击-11,飞翼式布局一览无余)
整架无人机表面光滑无接缝,几乎没有任何凸起结构。当雷达波照射上去时,就像打在水面上一样难以形成反射信号。再加上特殊设计的进气道和尾喷口,使它在雷达屏幕上几乎隐形。
然而,攻击-11的强大不仅在于隐身。它的机腹内部配备有隐蔽弹舱,能够携带多种精确制导武器,在保持隐身状态的同时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。据推测,它的最高飞行速度可达0.9马赫,既能在战区上空长时间巡航待命,又能在需要时高速突入敌方纵深执行攻击任务。
就在外界为中国空军“有人—无人”协同作战体系震撼之余,中国军工的目光已投向更辽阔的领域——海洋。不久前亮相的攻击-21舰载无人机,正是攻击-11的海军版本,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即将迎来一场全新的变革。
(攻击-21,可视为攻击-11的舰载型)
攻击-21最突出的特征是采用了折叠翼设计,使其能在航母有限的甲板空间上灵活部署。想象一下,在狭小的航母甲板上,它的机翼可以像海鸟收拢翅膀那样折叠,大大提高了空间利用率。这一看似简单的变化,背后却代表着整个海军航空作战理念的革新。
从性能上看,攻击-21的作战半径接近2000公里,这意味着它能为航母战斗群争取到更长的预警与反应时间。在现代海战中,“先发现、先打击”往往决定胜负,而攻击-21的存在,就像为航母装上了一双能洞察千里的“眼睛”,让敌方舰队无所遁形。
从攻击-11到攻击-21,我们清晰地看到一个庞大的无人作战体系正在成型。它不仅覆盖空中领域配资网官网,还将力量延伸至无边的海洋。这种跨域的全方位作战能力,标志着中国军队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迈向智能化、无人化的未来战争时代。
发布于:天津市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