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上周末跟发小吃饭,翻出柜子里几瓶九十年代的酒,有人想开,都被拦下了,放了二十年的白酒,多半早不能喝了,可大家还是围着瓶子说了半天网上配资_配资炒股,因为瓶子里装的,是咱们十六七岁那年夏天的光景。

那时候蹲在街边水泥台子上,三五块花生米,二两白酒,喝得比现在满桌大菜还带劲,昨天老张突然叹气,现在酒都不带那个味了,大伙儿全点头,这话不是说陈年老酒,是说当年刚出厂的新酒,那时候酒瓶上连塑封都没现在这么讲究。

这个问题缠了我很久,后来遇上从四川来的李师傅,他酿了五十年的酒,听我说完,笑了笑,说了三点,。

以前种地全靠人手,庄稼吃的是粪肥,靠天上下雨,现在一浇化肥农药,粮食吃起来就少了那股味儿。

第二是工艺快了,以前酿酒全靠手艺人,发酵就得几个月,现在机器一开,两三个月就能出一窖,李师傅说他们那儿有家酒厂还守着老法子,从蒸粮到出酒得花一整年,光晾晒粮糟这一道,机器真代替不了。

以前喝瓶酒得攒半个月的工钱,现在便利店扫个码就买到了,心里总觉着,哪儿都没记忆里那么香。
其实细想下来,现在好酒也不少,可大多得花大价钱才喝得上,就像李师傅说的,真正的好酒得等,得慢慢来,可现在谁还肯等呢,临走他往我手里塞了瓶自家酿的高粱酒,瓶身上歪歪扭扭写着老李的手艺,这大概就是他说的古法吧。
#上头条 聊热点#
联丰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